思政課在大學課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表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實際上是一個釋疑解惑的過程,要幫助學生認識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的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是需要扣好的“人生第一?!笨圩?。
為了讓學生們在歐亞的思政課堂上有著不一樣的體驗,歐亞通識教育學院始終堅持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的教學原則,貫徹落實全方位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讓思政課變得有點不一樣”成為了歐亞思政教師們一直以來的共同目標。
為了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本學期思政實踐課外出項目在2018級開課班級中組建了兩個小分隊,他們分別是“紅色延安行小分隊”以及“心心特殊兒童發(fā)展中心愛心義工小分隊”。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地點,制定不同的活動方案,組織確定不同的游行路線,在“移動”的思政課堂上他們會有怎樣的體驗呢?
從延安到梁家河,這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說它熟悉,是因為它永遠是思政課堂上的“網(wǎng)紅名詞”,總被思政老師提起;說它陌生,是因為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我們從未與它近距離接觸。但今天“移動”的思政課堂給了大家一個寶貴機會——去革命圣地參觀學習。
從《近代史綱要》與《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的課本中,學生們一定會知道整風運動、大生產(chǎn)運動,一定會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七大"的經(jīng)過,一定會解讀《論持久戰(zhàn)》的精神……但這一切都僅限于文字的平鋪直敘,當真正踏足棗園之后,這一切歷史事件都變得鮮活起來。中央書記處小禮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舊居、"為人民服務"講話臺、中央醫(yī)務所、幸福渠等學習調(diào)研地點,仿佛在提醒著每一位同學:歷史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在向我們真實再現(xiàn)著那段苦難但永遠輝煌的金光閃閃的日子。
想要深刻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知青歲月嗎?只是看書當然不夠,我們必須走進那個地方,了解那段過往。多年以前,這本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村落,"貧窮"與"落后"是它的代名詞。當時一不通公路,二不通電,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9年,一幫北京知青的到來,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靜謐。
今天,我們歐亞學院的學生們也聚集于此,一起走進初心的發(fā)源地,一起走進中國夢形成的地方,一起感悟這片土地留下的點點滴滴。這就是梁家河,知青魂的留存地。當你湊近了想要觸碰這些記憶的時候,這些舊時的記憶就會給你細細講解不一樣的故事,授予你真知,賦予你信念,而這一切與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截然不同。從真正走進梁家河開始,梁家河精神才會深刻被所有人感知,它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國農(nóng)村實現(xiàn)人生觀轉(zhuǎn)變、為改變農(nóng)村貧困面貌而奮發(fā)努力的所有行動的總結(jié)。
Destination 2 西安心心特殊兒童發(fā)展中心
如果被問及什么是愛、什么是希望、什么是責任,你會有怎樣的答案?也許我們會在字典中找到它們字面的書面解釋,但當你真正接觸到這群“星星的孩子”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會變的生動、溫熱??斩吹难凵瘛⑵娈惖男袨?、封閉的心靈......他們就是這群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癥、唐氏綜合綜合征兒童。
本學期思政實踐課外出項目第二小分隊的目的地就是這里:西安心心特殊兒童發(fā)展中心。心智發(fā)展的瑕疵讓這里的孩子們沒有自理能力,更無法與人正常交流。他們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這些看似呆滯的孩子心里都住著一個天使,他們很孤獨,但從他們的眼神與內(nèi)心中你能看到這世上別有的單純與清澈。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這是心心特殊兒童發(fā)展中心的創(chuàng)建人“張媽媽”給所有志愿者的感受。張媽媽帶著這群特殊的孩子們沒有被動的等待社會的同情與幫助,而是主動培養(yǎng)、教會他們制作貼畫,粘燈籠。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換回的不僅是實物、貨幣,更是自信與社會的尊重。
歐亞學院的愛心義工團隊在這里度過了有意義的周末,與這些“星星的孩子”一起做燈籠。活動結(jié)束之后,學生們紛紛說道,通過親身動手的實踐過程,重新理解了愛、希望與責任,慢慢的溫暖與愛心都匯聚到了自己的內(nèi)心,今后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反哺社會。這樣的體驗獲得的感受比任何課堂的單純講授,都真切、真實的多,也將重新思考自己的學業(yè)與生活。原來思政課也可以這樣有實踐、有感觸、有溫度。
諸如思政實踐課這類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之外,通識教育學院長期以來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在全人教育理念支撐下針對如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是我們一直思考與努力的方向。真正讓思政課變得鮮活起來,讓學生們實現(xiàn)對于理論知識的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全方位發(fā)展,落實對于學生們溝通表達能力、決策分析能力、組織領導能力等各項通識能力的鍛煉,對實現(xiàn)通識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將是我們繼續(xù)課程改革的朝向。